詞條
詞條說明
茅酒之源:1986年,成裕燒坊烤酒房舊址被認定為“茅酒之源”,2013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2018年被國家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評定為國家工業(yè)遺產。成裕燒坊作為茅臺的前身,其創(chuàng)始人華聯輝奠基茅酒之源。 華家先祖華銘軒醫(yī)術精湛,醫(yī)德高尚,深得鄉(xiāng)民稱贊,加之善于經營,家道興旺,但因為戰(zhàn)亂影響,染病離世,華家次子華聯輝接掌華家產業(yè),開啟了黔北華氏家族的新篇章。 華聯輝從小在家中讀書,年齡稍大一點后,且讀
茅臺酒名甲天下,是以其產地茅臺鎮(zhèn)命名的,就在貴州省仁懷城西北近15公里的赤水河畔。三四百年前,這里還到處長滿莽莽蒼蒼的茅草,人們就叫它茅草村,簡稱茅村。公元1745年(乾隆十年),清政府組織開修河道,舟楫暢通茅村。茅村成為川鹽入黔水陸交接的要沖,一度成為擁有6條大街的集鎮(zhèn),而且寒婆嶺下有一個土臺,又改稱茅村為茅臺。那么這里的美酒起源你知多少? 公元前135年(西漢建元6年),漢武帝劉徹使臣唐蒙出使
成裕燒坊始建于清同治元年(1862年),創(chuàng)始人華聯輝。其實華氏原籍江西臨川,清康熙年間擇居遵義團溪,清同治初年為躲避戰(zhàn)亂由遵義遷往省城貴陽,華聯輝且讀且商創(chuàng)辦了“永隆裕”鹽號。 據華聯輝孫子華問渠回憶:咸豐末年,華聯輝祖母彭氏年輕時路過茅臺鎮(zhèn)曾喝過一種好酒,囑咐華聯輝到茅臺鎮(zhèn)時帶些回來。華聯輝因商場應酬較多,也需用佳酒,便于同治元年至茅臺鎮(zhèn),但是茅臺鎮(zhèn)久經戰(zhàn)亂以后,酒坊盡毀,物是人非,恰逢官府正在
成裕燒坊酒,作為貴州茅臺茅臺的前身,基于自身獨特的歷史傳承之上,采用傳統手工釀酒工藝,味道上保持一百多年前的原味醬香,由于嚴格秉承茅臺醬香酒的傳統釀造工藝,整個生產過程主要分為制曲、制酒、貯存、勾兌四步??诟懈跤诿┡_,堪稱醬酒典范。 一、釀酒必先制曲,釀酒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制曲。 成裕燒坊酒在端午至重陽節(jié)期間制造高溫大曲。在這段時間,茅臺鎮(zhèn)日平均氣溫較高、濕度比較大、空氣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多且較